文章关键词:
6月5日,泰国北部成品油管道项目突破700万安全工时,业主、监理对管道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
项目团队以科学管理为切入点,与各分包方、业主、监理方紧密配合,实现了多方集中办公、相互支持,快速化解阻碍、解决问题,快速推进工程进度。
为了工程的顺利推进,EPC项目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建立联系群,加强对现场各个环节的管控。
在项目一期投产阶段,EPC项目部一方面联合线路分包商多次现场考察、模拟计算,将项目一期367公里线路合理切分为三个工作段开展作业。
另一方面,EPC项目部联合各分包商关键人员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投产运行组织机构,并明确了岗位职责和信息传递路径。成立了由EPC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投产运行应急小组,24小时待命,为投产运行安全增添保障。
2019年5月26日,首批次柴油、91号汽油和95号汽油顺利到站,一期工程成功转入运营阶段。
2017年9月7日,泰国北部成品油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在信武里府召开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四公司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承建团队。
施工中,这支年轻的项目团队积极探索并采用了“总部-分部”管理模式,结合施工任务下达相应的“成本考核”指标,根据项目进展,及时进行“分部”的整合。
通过P6优化计划管理,及时增减人员;通过现场实验,优化机组配置,提高设备使用率和资源的共享;加强与业主、监理的沟通,保证施工连续性;通过成本对比增加设备人员属地化比率,实现开源节流;通过联合办公、现场踏勘对比设计,优化方案。
焊接一次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7%以上,试压一次合格率100%,创造了“千道口无返修”的“中国质量”。
项目团队在1天内连续获得了业主、监理、总包方的多封表扬信,管道人靠实力厚积薄发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口碑。
在异国他乡进行工程建设,只有融入当地环境才能获得长远发展。为了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,EPC项目部在项目管理中尝试运用各类属地化资源,注重培养有潜力、有积极性的属地用工。
在项目驻地附近的足球场上,经常能看到中泰员工切磋球技,场边的两国员工兴奋地充当啦啦队的热闹场景。
加油,su su(泰语加油)!项目部经常会组织类似的活动,我们是一个团队。
这些大胆尝试,不仅降低了成本支出,也为泰国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,得到了泰国地方政府和民众的理解与认同,扩大了企业竞争力。
陈仲举:要干好海外国内工程,必须运用好当地的文化、资源,让当地人更好地融入团队。要真正成为国际化公司,要将不同国别的文化和不同国别的管理融为一炉,管理和技术才能顺畅传承、输出。
项目部搭建桥梁,让中泰员工亲密交流、学习,在项目开工前和重大施工节点组织祈福活动,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员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,为当地寺庙维修线路,开展放生鱼苗、幼儿园帮扶、医疗器械捐赠等活动,获得了当地人民的一致认可。